此戲由高雄縣林園鄉國興閣張清國老師推向高峰,風靡南台灣,其資料近年來在高雄縣市幾次木偶藝術節中,漸被學界討論,筆者不揣淺陋,將資料整合並搭配從朋友那耳聞張大師的奇聞軼事完成一小篇短文,期望能有更多道友"到幫贊",讓這段故事能更完整.

    張清國老師生於民國19年(1930)年,當時時空正是日本大正民主時代末期,台灣進入皇民化(1937~1945)運動的前期,可想而知台灣新一世代,成長過程的教育無從選擇地,被灌輸入更多日本精神的教養,在下並不知道這樣的教育體系對張老師是否有影響,但從老師在演戲的過程裡,近乎吹毛求疵照起工,甚至將劇本中台詞一字不漏,表演出來,其所下的苦工,難以想像,據聞老師表演時,頭上每每綁著頭巾,大有與敵作戰,一決死生之氣魄.


    張老師原本為布袋戲後場從業人員,為了追求夫人,而開始學戲,此因太太亦為布袋戲前場演師,一句在外人看來玩笑似的條件,居然促使張老師開始拜師學藝,箇中趣味,竟與戲劇傳統中才子佳人的情節不謀而合,17歲開始跟隨祝安劇團陳萬吉老師學戲,也曾在黃秋藤演師旁精進自己,其中甘苦,只有當事人能體會,而生命中的另一重要貴人自是替張老師排演出"玉筆鈴聲"的編劇大師陳明華.


    陳明華排戲特點就是不拖戲,對話輕鬆俚俗,這對耐不住性子又勞苦一整天的廣大中南部觀眾是最對味的,廝殺之間往往在一聲長嘆,便讓敵人肝腸寸斷,又能合理道出原委,透過玉筆在江湖中節節高升的恩怨情仇,主角生死的神秘謎團,及男人女體-阿體的逗趣串場,讓這齣戲享譽了南台灣二十餘年,打遍當時戲院無敵手,觀眾甚至有擠爆鳳山地方戲院的紀錄,從而奠定了張清國在布袋戲界的地位,對於其他同行不擅擎偶的批評,在下認為,在布袋戲演出的條件改變之後,金光戲的情節本比隻手能飛簷走壁或身形細膩的技藝,更能吸引人,況且還有許多戲曲因素的搭配才能有所成(如張老師道白氣口),只能說觀眾的口味隨著時代的變化,讓布袋戲演出的生態產生質變,而這亦無損於張清國老師其對布袋戲的熱誠與付出,畢竟,能讓"戲偶有靈能作我",才是每個主演追求的最高理想,這也讓玉筆大俠的風範,常存於當時代人的夢中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行腳攝廟會&分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